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南国北师法律大讲堂第二十三讲——“一国两制与中国未来”专题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1-11-17     浏览次数:

  2021年11月10日晚,南国北师法律大讲堂第二十三讲“一国两制与中国未来”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我院特聘教授米健老师主讲、刘荣军教授与谈、袁治杰教授主持,讲座有本硕博140余名同学到场聆听学习。

讲座伊始,袁治杰老师向同学们隆重地介绍了主讲人米健教授和与谈人刘荣军教授,随后邀请米健教授开展主题讲座。米健教授的讲座以“为什么一国两制和中国的未来紧密联系在一起”这个问题为引言,从我们所处时代及地理环境优势、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目标出发,向与会同学们介绍了 “一国两制”制度的意义与思想文化渊源,“一国两制”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现实的认识,同时也是中国文化观念的产物和高度的政治智慧,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给我们国家、人民和后代留下的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和政治遗产。“一国两制”意味着我们国家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方面也已经有了一个因历史大势而取道的机会,它将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新时代发展目标能否实现,直接关系到我们国家的百年之运。

在深入探讨“一国两制”制度的理论渊源和形成过程之后,米教授为同学们引入“一国两制”的基本思想与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和平统一台湾与和平收回香港和澳门的异同。米教授指出,由于台湾问题与香港和澳门问题存在着相同点与不同点,所以,解决台湾问题的思路也要有所不同。围绕着三个解决台湾问题的道路,米教授强调,根据现实情况,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可行路径就是对“一国两制”的内容做适合台湾的实际调整,如果台湾问题能够和平解决,从而实现祖国最终统一,那将是中华民族的最大福祉。和平解决台湾之日,就是中华民族屹立世界民族之林,实现民族全面复兴和昂首走向世界之日。    同时,在讲座中米教授特别指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坐落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域,毗邻港澳,将会成为推动新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一股力量。近年来,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不断推进,这一片经济与文化的热土上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把握住粤港澳大湾区这一发展机遇,增强人员流动、商品流动、资金流动和信息流动,促进粤澳、粤港的深度合作。鼓励各位同学在南国北师这片沃土加强自身专业知识的学习,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随后的与谈环节,刘荣军教授重点提到,“一国两制”制度已经不仅仅再局限于领土主权问题,而是关系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并且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密联系到了一起。同时也指出,粤港澳大湾区是重要的载体,需要好好地耕耘它。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关系着我国同国际社会的沟通交流以及人民的生存状态,也对今后国家的政策制定有着深远的影响。

讲座最后,米健教授与同学们进行了互动交流。同学们就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以及依托澳门建立跨境仲裁制度等问题向米健教授进行请教,米健教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为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一国两制”制度,展望中国发展未来点明了思路。

最后,袁治杰教授针对本次讲座对同学们亲切寄语。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立足于“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基础之上,去探寻解决我们所面临问题的最佳方案。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华,应当打牢专业基础知识,关心国家大事,从点点滴滴做起,并在未来走向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学以致用。

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