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瀚德法学大讲堂第二十讲----西方司法制度的宗教渊源
发布时间:2016-10-26     浏览次数:
  

瀚德法学大讲堂第二十讲----西方司法制度的宗教渊源

 

布鲁塞尔圣路易斯大学教授、比利时列日大学教授Robert Jacob 主讲,李滨教授翻译的《西方司法制度的宗教渊源》系列讲座于2024-25日成功举办。

Jacob教授从正义女神獬豸的区别讲起,生动地解释了西方思想传统中定纷止争、实现公平正义的作用,以及中国传统观念中对的理解:惩处罪犯、重刑轻民。

 



Jacob教授认为在早期西欧的审判中,与神明审判一脉相承,法官是在模仿上帝的角色。同样是由上帝赋予的权利,君主的地位却低于法官——西欧社会中甚至存在君主接受法官审判的先例。这是由于君主的权力来自于对上帝化身耶稣的模仿,而法官则是对上帝自身的模仿,故而相比于君主,法官距上帝更近

法官与教会的关系也是本次讲座的一个重点话题,出于对上帝神圣性与不可揣测性的尊重,教会并不希望在平民的纠纷中引用上帝的名义进行裁判,因此在查理曼大帝之后上帝逐渐退出审判程序。这也是陪审团在英国出现的原因——民众的意志即是上帝的意志,由民众代替上帝进行审判。但是这种法制史角度的解释也有自己的局限。

讲座的最后,Jacob教授提出了三点总结:一是在西欧社会司法之所以能独立,得益于其权力来源——君主和上帝;二是王权接受司法审判的理念渊源;三是宗教对法官伦理道德的影响。

本次讲座使得参与者对西欧法律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也为大家打开了探索知识的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