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吴宗宪教授、苏明月副教授和劳佳琦副教授参加第一届“法大犯罪治理论坛”
发布时间:2021-10-18     浏览次数:

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中国犯罪学学会被害人学专业委员会和《犯罪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的第一届“法大犯罪治理论坛”,2021年10月16-17日在北京京仪大酒店举行,论坛主题为“新时期下犯罪治理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吴宗宪教授、苏明月副教授和劳佳琦副教授参加了论坛。

D:\照片\2021-10-16(第一届法大犯罪治理论坛-北京京仪大酒店)\吴宗宪老师\IMG_5103(合影).JPG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犯罪学研究所于国旦所长主持,中国犯罪学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王牧教授,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赵国玲教授,中国犯罪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张凌教授,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吴宗宪教授,中国犯罪学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郭立新教授分别致辞。

王牧教授在致辞中指出,犯罪学理论研究,不要简单地以为就是原因、特征、对策老三样。犯罪学在法律之外、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来研究犯罪。正是这个特点,决定了犯罪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是非常广泛的。当研究者摆脱了法律的束缚,站在法律之外,思考法律制度本身的时候,就具有了高屋建瓴之势,视野会更开阔,思维会更活跃,见解会更丰富。王牧教授鼓励大家重视并参与犯罪学研究,在国家日益强大的同时,把国家刑事司法制度和犯罪问题解决得好一些,对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吴宗宪教授以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暨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教授和《犯罪研究》杂志主编的双重身份参加论坛并致辞,在致辞中,他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热烈祝贺第一届“法大犯罪治理论坛”开幕,同时,感谢论文作者和会务组人员付出的努力。第二,殷切希望在大家的不懈努力下,将该论坛连续举办下去,成为探讨犯罪治理乃至犯罪学发展问题的重要平台和响亮品牌,发出建设性的、有影响力的声音,提升我国犯罪理治理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推动我国犯罪学研究和教育事业的大踏步发展!第三,诚恳邀请各位专家关注《犯罪研究》杂志,为杂志提供高质量的稿件,为扩大杂志的影响力献计出力,把办好杂志当作我们共同的犯罪学事业的组织部分,逐步增强杂志在学术研究和犯罪治理方面的地位,把杂志办成发表犯罪学研究成果的权威性刊物!

随后的会议分为四个单元进行。第一单元的分主题是“犯罪学理论的本土化建构”,吴宗宪教授主持了这个单元的会议。第二单元的分主题是“网络诈骗犯罪治理”。第三单元的分主题是“新时期未成年人犯罪治理”,苏明月副教授担任这个单元的与谈嘉宾,对各位报告人的发言做了细致而专业的点评。她指出,目前在低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上,我们国家是刑事司法与行政并行的二元规制,在二元分割的模式下,刑事责任年龄成为一道严格的分界线,这也就是为什么人们在关注此问题解决时,纠结于刑事责任年龄的高低,仿佛那就是一道大堤,分出了堤内堤外不同的水位线,一定要决出一个口子才有问题的出路一样。这次修法立法者非常审慎地打开一个小口,限定性地降低了刑事责任年龄。在治理低龄未成年人犯罪或触罪问题上,修法后仍然没有突破二元规制。其实制度建设可以换一种思路:打破畸轻畸重的二元模式,建立刑事司法制度、少年司法制度与儿童福利行政制度并行的三元模式。第四单元的分主题是“企业刑事风险防控”,劳佳琦副教授主持了这个单元的会议。

17日的闭幕式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涂欣筠讲师主持,中国监狱工作协会副会长、该院王平教授和该院副院长王志远教授做了总结发言。

在此次论坛中,一批视野开阔、很有才华的青年学人交流了他们的犯罪学研究成果,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法大犯罪治理论坛是以犯罪学为主、多学科融合的一个学术交流平台,主办者希望本论坛每年举办一次,力图将它打造成为促进我国犯罪治理和犯罪学研究的重要品牌。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