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法学经典文献导读”第二讲 暨“翰苑读书会” 第十二场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6-05-03     浏览次数:
  

法学经典文献导读第二讲 暨翰苑读书会
第十二场成功举办

 

2016423日,时逢世界读书日,法学院法学经典文献导读第二讲 暨翰苑读书会第十二场成功举办。这次我们有幸请到了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讲师,政治学博士,林猛老师作为我们本次书目的导读人托克维尔及其著作《旧制度与大革命》为同学们进行了讲解和答疑。本次读书会由法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马剑银老师主持。

林猛老师曾译有《托克维尔传》、《民主的历程》等著作,对于托克维尔本人生平及其政治理论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林老师首先为我们讲解了大革命发生后社会和学界对于革命发生的态度和反思。托克维尔作为自由派的代表,认为对于大革命的发生应该理解和顺应,思考什么是值得挽救和珍视的价值。

 



随后,林老师又介绍了托克维尔本人的出身背景,解释了作为贵族出身的托克维尔为何会有此种反思。正是由于革命给其家庭留下的阴影很难恢复,托克维尔作为一个敏感的人,心中一直对于这一种革命会否再次发生有一种恐惧。不同于其他的贵族,希望一味重建旧制度,托克维尔认为由贵族社会向民主社会变迁的过程是一种必然的演进趋势,这一些问题并不是革命带来的,这一种趋势才是更加根本的,通过政治力量是无法将长期的趋势逆转的。

为了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托克维尔的理论和思想基础,林老师又为我们简要的介绍了其另一代表著作《论美国的民主。托克维尔通过对于最极致的民主社会的观察和反思认识到了民主的价值及其内在缺陷。这些理论都构成了托克维尔社会、对自由和民主的理解的基础。

 



最后,林老师对于托克维尔的《旧制度大革命进行了总结性的讲解提出了大革命带来两种潮流,即身份平等的潮流和中央集权的潮流是托克托克维尔认为应当认清并深刻思考的。林老师也对托克维尔本人的自由观进行了阐释,不同于身处同时代的思想家或者后来者的我们托克维尔的自由观更多的强调的是个人的创造力和同胞间的合作

 



马剑银老师对于林猛老师的讲解进行了点评,两位老师也为同学们就此问题的深入阅读推荐了其他一些书目。本场读书会持续了三个小时,同学们踊跃二位老师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思考,讲座结束后仍然意犹未尽。林猛老师积极踊跃的同学赠送了自己的译著《托克维尔传,本次讲座的时间恰逢世界读书日,老师和同学都在读书会上充实的渡过了这一个特别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