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西南政法大学刑事法前沿理论与疑难案件研究中心和中国刑事诉讼法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证据运用和证明疑难问题研讨会”在北京顺利举行。三十余位主要从事刑事诉讼法、证据法和未成年人司法研究的专家学者和来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等实务部门的代表,围绕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在证据运用和证明方面的特殊性与疑难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和交流。
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挺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未成年人检察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少年司法专业委员会主任宋英辉教授致辞,介绍了课题研究与本次会议的背景。西南政法大学刑事法前沿理论与疑难案件研究中心主任向燕教授做了主题报告,介绍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在证据运用与证明方面的四方面特殊问题。
在研讨环节,针对实践中的问题和若干真实案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陈学权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张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李学军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法学院程捷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魏晓娜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陈永生教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学院刘涛教授、吉林大学法学院杨波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宋志军教授、山东大学法学院冯俊伟教授、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王贞会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苑宁宁副教授依次对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的证据规则、证明责任与证明标准等问题发表了观点。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一庭张波庭长、公安部刑事侦查局打拐办孟庆甜主任、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九检察厅李峰副厅长、最高人民法院刑一庭翁彤彦审判长也依次从实务办案的角度对相关问题发表了看法,并与专家学者的部分观点进行了碰撞。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史立梅教授对会议进行了总结,概括了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证据规则、证明责任、证明标准和证明方式四个方面的讨论成果。
本次会议针对性侵害未成年人案件证据天然薄弱的特殊性,通过学术界与实务界共同参与自由讨论的方式,尝试在特殊类型案件与普适性的证据规则、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与刑事司法整体公平正义之间搭建桥梁,不但有助于解决此类案件实践中的证据运用与证明困境,对我国刑事证据法的整体发展也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