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法学院师生学术资源利用能力,法学院与校图书馆联合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术素养训练营法学院专场活动。继首场讲座后,2025年10月14日晚,第二场讲座《AIGC与传统检索协同应用场景下的案例实践》在后主楼1822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校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高冉老师主讲,法学院副院长贺丹主持,法学院师生以“线下+线上”形式参与,共同探索AI时代法学学术检索的新路径。
主讲人高冉老师拥有丰富的信息素养教育、参考咨询、学科服务经验。曾获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基本功大赛研究生组二等奖和本科生组三等奖、两次最受学生欢迎奖,主持和参与校级及以上项目多项,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互联网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教材1部。

在分享环节,高老师首先系统梳理了当前主流大语言模型的类型,以“人工智能与法治”为例,详细比对不同模型的AI算力,指出模型存在的不足与不同适配场景。在演示通用AI模型检索后,高老师进一步聚焦专业数据库的AIGC功能,以CNKI AI、北大法宝、木铎AI、Scopus AI等数据库展开实操教学,介绍不同数据库AIGC功能的优势与使用方法。针对传统关键词检索方式,高老师分享检索常用技巧,提示法学领域特有的术语表达差异与译法适配。AIGC 与传统检索协同的检索方案,能够提升检索效率,并以传统检索的准确性修正检索结果。此外,高老师还介绍了法学文献检索的其他方式与资源,提醒师生注意核心期刊的日常浏览,确保学术资源获取的全面性与权威性。

为了保证讲座效果,讲座设置了信息素养水平测试和评价问卷,以系统了解师生信息素养情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服务。互动答疑环节,师生围绕 AIGC 资源使用权限、知识图谱工具选择等问题提问,高老师一一解答。讲座最后,法学院院长梁迎修作出总结,他感谢高冉老师的精彩分享,鼓励同学们要充分发挥AI工具的实用价值,将本次讲座所学尽快应用到论文写作、课题研究中。本场讲座在师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参与师生一致好评,表示讲座内容实用、干货满满、收获颇丰。

图书馆与法学院后续将继续推进《AI工具探索及在查阅文献中的应用——以法学为例》《AI工具辅助论文写作(法学)及AI伦理与学术伦理》两场专场讲座,持续完善法学学术素养培训体系,助力师生以AI赋能法律学术研究。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