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加深校检合作 开启合作共建新篇章——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市清河人民检察院签署合作协议
发布时间:2025-04-23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最高检和教育部联合出台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与高等院校合作的意见》,持续推动校检合作规范化、系统化发展,4月23日下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市清河人民检察院召开校检共建调研座谈会,并签署合作协议。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梁迎修教授、党委书记柴荣教授,北京市清河人民检察院分党组书记、检察长卞增智出席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会议由法学院副院长阴建峰教授主持。




会议伊始,法学院院长梁迎修教授向卞检察长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表示此次座谈是校检双方深化合作的重要契机,将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搭建优质平台。他为清河检察院一行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与基本情况,北师大法学学科始终坚持高起点、研究型、国际化的发展特色,近年来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他期待通过此次合作,进一步促进法学教育与检察实务的良性互动,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卞增智检察长介绍了清河人民检察院总体情况,清河检察院是北京市检察院派驻清河农场的派出院,负责对北京市监狱管理局清河分局及其所属的监狱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进行监督,肩负着法律监督的神圣使命。自1984年建院以来,一直秉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清河精神”,近年来,清河检察院聚焦“数字检察”“巡回检察”几大重点,紧围绕完善“派驻+巡回+科技”监督机制谋划部署工作,自主研发监狱检察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取得显著成效。他高度肯定了北师大法学院在法学理论研究方面的优势,清河检察院积累了丰富的刑事司法实践经验与数据,希望通过检校共建,以双方的合作提升检察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期待通过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共同开创法学教育与司法实践深度融合的新局面。




法学院副院长贺丹教授介绍了法学院的人才培养情况,北师大法学院拥有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完整培养体系,当前在校生一千四百余人,积极探索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模式,持续加强学生研究能力培养,组织各类学术会议与交流项目。积极拓展与实务部门的交流协作,打造实习实践基地。表达了对双方未来合作的殷殷期盼。




赵军教授表示,此次校检合作意义重大,与清河检察院这一专业化检察机关的机会非常难得,对于加强刑事法执行、法律监督领域的理论研究都有重要的价值,双方的合作,有利于加强对“减刑假释”“预防再犯”等相关实践经验研究,增强法律运行机制的研究与探索。




李晓辉检察官分享了自己参加检察工作以来的实践经历,希望通过本次合作加强检校合作,促进法学理论与检察实务的深度合作。他提到,当前刑事执行检察理论研究相对不足,是一座尚待进一步研究的“富矿”。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他介绍了当前派驻检察、刑罚变更、减刑假释案件程序等方面的实践难题与困惑,希望通过后续双方的合作,开展实质化研究,打造新型司法智库,结出累累硕果。




法学院党委书记柴荣教授作总结发言,她对清河检察院一行的到来表达感谢,此次交流座谈会,是一场受益匪浅的“学习会”,与清河人民检察院的合作签约,对于法学人才培养意义非凡,让师生深入了解刑事诉讼的“最后一公里”深刻实践,更好引导学生研究“真问题”,服务中国法治建设。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与北京市清河人民检察院共同签署了《检校合作协议》,共同揭牌“犯罪学与刑事执行法学实践基地”,标志着双方将进一步深化在人才培养、检察理论研究、实践平台建设、检察业务培训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郭雅婷、办公室主任刘航、学生实习办公室主任徐淑琳,以及清河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张恩革、陈进喜,检察官助理高进军、陈晓、高舒乐等同志参加此次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