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主办的洗钱风险评估研讨会在英东学术会堂二层演讲厅举行。此次会议是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反洗钱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召开的首次研讨活动。来自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中国人民银行部分省市分行代表以及多家金融机构业务骨干、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家学者等八十余人参会,围绕国家层面的洗钱风险评估开展深入交流。
合 影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柴荣教授代表法学院向与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她指出,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以及数字技术进步,洗钱活动隐蔽性、复杂性、跨境性日益增强,已经成为威胁国家金融安全、社会稳定以及人民财产安全的重大风险点,对金融监管与刑事司法制度建设提出新挑战。本次研讨会聚焦当前反洗钱法律制度与实践的重点、难点和前沿问题,既紧贴国家战略需求,也适应国际金融合作的趋势,相信通过学界与实务界的深入交流,必将为我国洗钱风险评估报告以及反洗钱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注入新的动力。
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包明友局长充分肯定了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对我国反洗钱法律制度完善作出的贡献。他指出,国家层面的洗钱风险评估意义重大,“基于风险”是反洗钱与反恐怖融资体系中的核心准则,风险评估作为践行该理念的首要环节,是开展反洗钱工作的基础,其结论直接指导反洗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他强调,风险评估既要依托定量数据构建分析基础,也应充分吸纳学术界观点和金融机构的实践经验,以通过多维度视角构建风险评估体系,确保评估报告精准、全面地反映我国洗钱风险实际状况。
本次研讨会共设置六个议题。议题一由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制度处叶庆国主持,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新、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张磊,以及中国农业银行、中信证券等金融机构代表围绕“中国面临的洗钱威胁”发言。王新教授结合在最高人民检察院挂职期间的实践经验,深入介绍了金融犯罪审查的实务状况。议题二由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监管一处拓扬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贾济东、副教授杨超,以及招商银行、银河证券等金融机构代表就“金融行业反洗钱缺陷”进行探讨。
议题三以“特定领域的洗钱风险”为主题,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反洗钱研究中心主任袁治杰教授主持。最高人民检察院经济犯罪检察厅副厅长贝金欣首先介绍了检察机关相关工作情况。他结合近年打击洗钱犯罪中出现的新案例、新问题,建议学界加强针对性法律问题研究,不断提升理论研究支持检察实践的质效。同时,更加强化相关国际标准研究和国别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反洗钱治理。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印波以及中国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围绕相关内容展开交流。议题四由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监管二处吴云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袁治杰、副教授商浩文以及南京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针对“法人与法律安排洗钱风险”进行研讨。议题五由贾济东教授主持,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代表以及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李春、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副教授时方、农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代表等围绕“恐怖融资风险”发言。议题六由中国人民银行反洗钱局评估处徐启鹏主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博士、助理研究员黄源源,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郭晓兵,以及人寿保险等金融机构代表就“扩散融资风险”展开讨论。
此次研讨为反洗钱理论和实务界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有力推动各方合作和交流。期待能够通过法学院反洗钱研究中心的建立,进一步整合汇聚学术资源,为我国反洗钱事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高水平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