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我院师生应对信息爆炸时代的学术挑战,掌握高效精准的文献检索与研读方法,法学院与校图书馆联合举办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学术素养训练营法学院专场活动。2025年10月20日晚,第三场讲座“AI工具探索及在查阅文献中的应用——以法学为例”在后主楼1822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图书馆毛芸老师主讲,法学院副院长贺丹教授主持,法学院近60余名师生参与。
毛芸老师首先对当前主流的AI工具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与介绍。她不仅分享了权威的AI工具测评榜单,还结合自身使用经验,引导同学们如何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并重点推荐了适用于法学学术研究不同阶段的实用AI助手,为同学们打开了AI辅助科研的大门。同时,毛老师深入剖析了如何通过精心撰写“提示词”来高效驱动AI,使其更好地理解并执行复杂的文献检索、归纳与解析任务。她强调,精准的提问是获得高质量答案的关键,并现场演示了提示词撰写的技巧与要点。

在展现AI强大能力的同时,毛老师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着重提醒同学们在使用AI工具时必须警惕的“陷阱”。她详细阐述了三大核心注意事项:时效性问题、范围局限性和质量可靠性。针对这些问题,毛老师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案,告诫同学们必须将AI定位为强大的“辅助”而非“替代”,始终秉持批判性思维,对AI输出的任何内容进行交叉验证与核实,确保学术研究的严谨性与准确性。

在最后的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就AI工具的具体应用场景、不同学科间的适配性以及更深层次的使用技巧与毛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现场气氛热烈,思想的火花不断碰撞。

本次讲座内容翔实,兼具前瞻性与实用性,不仅让同学们对AI辅助学术研究有了更全面、更理性的认识,更掌握了规避风险、提升效率的具体方法。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在未来的学习与科研中积极尝试、审慎运用,让AI成为自己攀登学术高峰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