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报道
新闻报道
法学经典文献导读第十讲暨翰苑读书会第二十讲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7-05-09     浏览次数:
 
法学经典文献导读第十讲暨翰苑读书会第二十讲顺利举办

56日下午,法学经典文献导读第十讲暨翰苑读书会第二十讲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822高铭瑄学术报告厅举办。本次读书会对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一书进行了导读,导读人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章永乐副教授,同时出席的还有马剑银老师以及法学院的同学们。
章永乐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为公法与政治理论,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中国近代宪法史-思想史,古希腊罗马历史编纂学。著有《旧邦新造:1911-1917》、《国体、精英吸纳与荣典制度》、、《“马基雅维利式民主”还是“麦考米克式民主”——评麦考密克著<马基雅维利式民主>》、《马基雅维利、施特劳斯与我们》;“Nomos and Diverging Narratives:Reflecting on the Constitutional Experience of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等。
马基雅维利不仅是一位政治家和外交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家,其作品影响极其深远。《君主论》是马基雅维利的重要著作,对该书进行研读不仅可以了解马基雅维利的思想,也可以从作品中产生共鸣。
章永乐副教授先介绍了阅读《君主论》的意义和背景,之后重点围绕着《君主论》的文本进行了讲解。
章老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通过解读文字后的深意,给同学们讲述了一个充满色彩的马基雅维利。他认为马基雅维利创作《君主论》其实是站在了君主的高度,看似谦卑实则充满了傲气。同时,《君主论》一书反应了马基雅维利的革命性,他不在意政体是正宗的还是变态的,认为只需要讨论如何占有和保有国家即可,新的国家的建立一定是不合法的。章老师在最后告诉大家,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马基雅维利,读马基雅维利不仅可以用历史的方法,也可以将其与自己的人生相关联,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精彩的报告之后,章老师解答了同学们关于马基雅维利与人文主义的关系、马基雅维利与霍布斯等人的关系以及马基雅维利对贫穷的认识等问题,使同学们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