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南国北师法律大讲堂第六十四讲“学位论文写作”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05-06     浏览次数:

4月28日,南国北师法律大讲堂第六十四讲“学位论文写作”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励教楼B303圆满举行。本次讲座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教授、博士生导师梁慧星主讲,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米健、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崔文星、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法治发展研究中心讲师武谦、莫杨燊及多名珠海校区学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伊始,武谦老师隆重介绍主讲人梁慧星教授,并对梁慧星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梁慧星教授以“学位论文写作”为主题,重点围绕文体、研究方法、写作步骤和论文选题难四部分展开讲述。

第一部分,梁慧星教授从文章的文体讲起,强调论文体的辩论性和论证性,重点提出论文要有创新性见解。从论文体延伸到法律文体,梁慧星教授指出,研究型法律文体的研究过程就是写作过程,这点与一般论文写作不同,前者是学术研究实践过程,而后者只是将问题表述的过程。这种钻研性的特点使得法律论文富有研究性和学术价值,打破了对于法律论文只着重于理论探讨的偏见,使其遨游于更广阔的实践世界。



第二部分,梁慧星教授罗列并解读了多种研究方法。在谈到比较研究方法时,梁慧星教授以“自甘冒险”为例,对比了我国民法典与大陆法系国家的规定,生动阐释了比较分析法的运用。不仅如此,在探讨历史研究法、社会学研究法、经济分析法等其他方法时,梁慧星教授也运用生动形象的法学案例,为在座理解和运用研究方法提供明晰深刻的构思脉络。



第三部分,梁慧星教授谈到论文写作步骤,着重提出几点注意事项,理顺写作顺序和思路。梁慧星教授指出,论文写作工作浩繁,要从简单章节下笔,才能激发创作灵感和信心。在进行批评改纠时,要十分慎重,格外注意批判内容是否为黑白颠倒,而非不同看法,避免出现学术失误。



最后,梁慧星教授点出论文选题难的问题。梁慧星教授指出,论文选题要从现行法中按图索骥,运用前述所讲的比较分析法,梁慧星教授引经据典,对于德国、日本、美国等外国的民法如数家珍,充分反映出知识积累和海量阅读的优势。这提醒在座,论文写作不仅需要方法的辅佐,更需要自身雄厚的法律功底。



在提问环节中,现场学生积极发言提问,梁慧星教授进行耐心解答,从本硕博学位论文的异同等方面展开,详细阐述了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并激励同学们深入学习法律知识、培养实践研究和辩证思考的能力。



尽管年逾耄耋,梁慧星教授依然精神矍铄,讲座内容深入浅出,板书遒劲有力,他的精彩讲座为学术论文写作提供了清晰的思路,他独特的人格魅力也吸引众多师生与其合影留念。最后,本次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