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京师法律实务大讲堂第六十九期“内地与澳门跨境商事调解机制衔接探索”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4-12-31     浏览次数:


2024年12月27日,京师法律实务大讲堂第六十九期“内地与澳门跨境商事调解机制衔接探索”讲座在后主楼高铭暄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助理院长易在成教授主讲,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邢爱芬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贺丹教授、国际法教研中心主任邢钢教授作为与谈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以及中央司法警官学院、韩山师范学院、内蒙古大学的青年教师共同参与了此次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邢爱芬教授向易在成副院长的到来表达了热烈欢迎。邢爱芬教授指出,前不久在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到澳门科技大学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时提到要围绕国家和澳门发展的需求加强两地合作。此次邀请易在成教授至我院开展交流合作恰逢其时,为内地师生深入了解澳门法治搭建了平台,助力我院培养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

专题讲座上,易在成教授结合在澳门特区政府法律改革咨询委员会、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法律联盟、亚太国际仲裁院、广州仲裁委员会、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珠海横琴深合区法院等担任专家、仲裁员和调解员的实务经历,聚焦知识产权领域,为与会师生讲授了内地与澳门跨境商事调解衔接机制。

易在成教授认为调解是跨域商事纠纷解决的优选之道。他通过“苹果公司诉深圳唯冠公司商标权纠纷案”“华为诉康文森专利纠纷案”“美国Autel Robotices(道通智能)诉深圳大疆专利纠纷案”论证了在解决跨境知识产权纠纷时,仲裁因可裁性标准不一而产生的弊端,调解因其高保密性、最大程度发挥当事人意思自治、保障执行力而具有优势。易在成教授从法律渊源、调解类型、调解实践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内地与澳门商事调解制度,举例介绍香港国际调解院、横琴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横琴法院等跨境商事调解机制的探索实践来探讨跨域衔接的可行性。接着,易教授介绍了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之商事调解规则体系(UNCINTRAL)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调解规则(WIPO Mediation Rules),并对比两者异同,提出涉及到深合区规则应对接国际。最后,易在成教授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跨域商事纠纷解决中应用调解机制的建议。他认为一是要建立跨境商事调解协调专门机构,负责沟通协调、制定统一规则和出台指导意见,促进两地调解制度有效衔接。二是要完善调解协议执行机制,两地可协商明确调解协议的执行条件、程序和方式,建立便捷的执行渠道,提高执行效率。三是要制定统一的跨境商事调解员资质认证标准,开展联合培训和考核,提高调解员的专业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四是可借鉴WIPO有益经验规范当事人调解费用、调解机构经费及调解员报酬问题。五是要探索跨境商事纠纷线上调解机制。

在与谈环节,贺丹副院长感谢易在成教授带来的精彩讲座,并分享了当前破产领域中商事调解的应用现状。她介绍了亚太地区企业重组与破产制度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上海在破产方面建立诉、仲、调一体机制的有益探索,并就调解员选择、司法与仲裁联结、调解协议执行、破产程序中虚假调解协议规避、线上调解机制等进行观点分享。邢钢教授谈到,目前学界就中国是否需要批准《新加坡调解公约》,采用该公约所提出的调解的必要性存在争议。通过此次讲座,他切实体会到当前调解正在成为继诉讼、仲裁之后第三大争端机制,并认为在选任调解员时,既要关注调解员专业知识条件,又要关注其调节调解氛围的能力。



在提问环节,与会师生就澳门科技大学法学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工作、跨境调解人才需要具备哪些能力等问题向易教授请教。易在成教授均予以耐心解答,认为在课程设置、师资配置等方面要聚焦培养面向实践的复合型法律人才。

提问环节结束后,邢爱芬教授对易在成教授的精彩讲授表示诚挚感谢。邢爱芬教授表示,涉外法治建设是当前国家法治建设的紧迫之需,大湾区是涉外法治建设中不同法律文化制度交流碰撞的试验场。此次讲座让与会师生深入了解了大湾区涉外法治建设所具有的独特而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升法治实务工作的感悟。讲座结束后,易在成教授和与会师生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