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南国北师法律大讲堂第七十一讲“Codification,Decodification,RecodificationWhen Codes Are No Longer Codes- A Long-Term Perspective On French-Belgian Codification”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5-11-05     浏览次数:


2025年10月30日,南国北师法律大讲堂第七十一讲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励教楼A103会议室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荷兰皇家科学院院士比利时皇家科学院院士Alain Wijffels老师主讲,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礼洪老师与谈,北京师范大学法治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牛子晗老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法治发展研究中心武谦老师及珠海校区各专业学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首先,牛子晗老师对Alain Wijffels教授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向大家简要介绍了Alain Wijffels教授丰富的学术经历以及其在欧洲法律史以及国际战争法等领域取得的斐然成果。


讲座伊始,Alain Wijffels教授先介绍了讲座的主题。他指出,法国与比利时的法典化运动并非简单的法律条文汇编,而是一场深刻影响社会结构与国家治理的制度变革。通过对19世纪以来民法典适用实践的考察,Wijffels教授强调,法典的实际运作已超越其文本本身,成为连接法律传统与现代法治的重要桥梁。讲座以比利时法律体系为主要案例,探讨了法典的历史、特征、演变及其在现代法律体系中的地位。

紧接着,Alain Wijffels教授从法典化理论框架、法典的定义与历史演变、法典的五大特征、比利时法典化历程、其他法典的演变、现代法典的挑战与趋势和结论与反思七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讲述。


随后,牛子晗老师对Wijffels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感谢,并指出其研究为理解大陆法系法典的动态演变提供了重要视角。在交流发言环节,几位同学就法典稳定性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张力、比较法视角下中华法系与大陆法系的异同等问题向Wijffels教授提问,Wijffels教授逐一回应,现场的讨论气氛热烈。随后,张礼洪教授结合自身研究,就法典化过程中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发表见解,同时牛子晗老师和武谦老师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几位老师就相关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进一步拓展了讲座的理论深度与现实关照。


最后,牛子晗老师对整场讲座进行了总结,对Alain Wijffels老师的精彩演讲表示衷心感谢,讲座在全体师生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