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京师法学名家讲坛第一百一十五期《法律实证研究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现象》讲座,在北京师范大学后主楼1822室高铭暄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康奈尔大学法学院Clarke讲席教授张永健主讲,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挺教授主持,法学院赵军教授、夏扬教授、赵书鸿副教授、劳佳琦副教授、马剑银副教授、郭晔副教授等参加与谈,北京校区和珠海校区的学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加讲座。
讲座伊始,何挺教授对张永健教授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张永健教授的学术成就。
本场讲座聚焦“法律实证研究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学现象”。张永健教授利用物理“万有引力”定律,提出判例传播广度或与法院距离相关,并通过2003年和2019年美国48个州最高法院判例引用数据验证,发现州最高法院倾向援引邻近州法院判决。在化学类比中,他引入“半衰期”概念观察判例新旧程度对引用的影响,发现引用趋势随判例古旧程度的增加而呈指数曲线下降。至于生物学类比,张教授运用预期寿命理论观测判例的预期引用,指出判例“死亡”即不再被引,而21世纪初判例“死亡”趋势与19世纪末人类预期寿命趋势高度相似。这些发现为法律实证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在与谈环节,赵军教授提出自然规律与人的社会行为之间的关联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能够给我们研究法律问题提供诸多灵感和思维拓展。而定量和定性的研究范式,也是相互联系、互为补充的。夏扬教授提出逻辑思维和文字渲染表达两种思维方式各有自己的长处,如何探索自己的研究路径将二者结合是一门学问。赵书鸿副教授和劳佳琦副教授从研究意义以及研究设计的角度提出了相关问题,例如,上述研究在实践或者理论上的意义何在,以及研究假设从何而来又如何形成这样的类比。何挺教授从中美法律体系的差异出发,阐述了不同司法语境下问题意识的形成与研究路径的同与不同。
张永健教授针对各位评议人提出的问题作出了精彩的应答,在随后进行的问答环节中,现场师生踊跃发言、积极提问,张教授也对其他老师和同学们的问题予以了详实回应。
最后,何挺教授对张永健教授的精彩讲授和各位老师的共同与谈表示了感谢,讲座在老师与学生们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文案|武佳
摄影|林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