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京师法学学术研究生沙龙第29期“文献与方法:博士生的学术训练与学位论文写作”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0-16     浏览次数:

10月12日,京师法学学术研究生沙龙第29期“文献与方法:博士生的学术训练与学位论文写作”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校区后主楼1922顺利举办。本次讲座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李力教授主讲,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韩秀桃教授、安徽大学法学院徐彪教授与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柴荣教授主持。法学院多位师生通过线下和线上方式参与了讲座。

讲座开始前,柴荣教授介绍了李力教授、韩秀桃教授和徐彪教授在学术方面的成果和贡献,并欢迎各位同学参加本次学术沙龙。

首先,李力教授谈到如何“治学”。李力教授认为谈到如何治学,就涉及到研究方法以及学术研究的规则。这里至少包括三个问题:第一,研究方法是什么?李力教授分享了1930年代杨鸿烈《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章“导论”谈“研究的方法”,以及1952年12月胡适曾在台湾大学以《治学方法》为题演讲三次的内容,总结出做研究应该“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第二,研究方法是如何训练而成的?李力教授认为这是“方法的自觉”,主要是讲如何训练自己的研究方法。李力教授建议同学们要阅读大量文献并养成做学问的好习惯。第三,学术研究的规则是什么?李力教授认为既然开始走上学术训练之路,那么无论将来是否从事学术研究的工作,都必须明确知道学术研究的规则。李力教授引用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第十三章,总结清代正统学术特色,概括了十点规则。

其次,李力教授分享了他的个人研究案例,即关于周代所有权的问题。

最后,李力教授总结博士学位论文的基本学术标准。第一,问题应具有前沿性;第二,要使用原始文献,具有可靠性;第三,论文应符合学术规范,具有学术性。


与谈人徐彪教授结合李力教授的报告,从另一个角度分享作为学生如何快速进入学术状态,作进一步解释供同学们参考。在快餐时代的博士论文选题,选题要新、材料要新、观点要新。他还提供了一个选题小技巧,在论文题目中的字和词要逐步进行解释说明。


与谈人韩秀桃教授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研究方向,对李力教授的报告进行点评。韩秀桃教授认为,博士论文是人生学术性最高的标志,学术是个严肃的话题,做学术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同学们应该严肃地对待学术。


讲座嘉宾夏扬教授指出历史学和法学的密切联系。从历史学的角度谈学习方法对法学学科有巨大的帮助。




至此,本次讲座在同学们热烈地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