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子风采
学子风采
京师法学博士生学术报告 “未成年人司法前沿问题研讨”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03     浏览次数:

2025年6月27日下午,京师法学博士生学术报告“未成年人司法前沿问题研讨”在北京师范大学海淀校园后主楼1822高铭暄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本次报告由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蔡沐铃主持,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滢溪、程照锦主讲。报告邀请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苑宁宁副教授和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力达老师担任点评专家,同时邀请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周梓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刘颖琪担任与谈人。每位报告人报告时间为30分钟,报告结束后依次进行与谈和点评环节。

讲座伊始,蔡沐铃博士生介绍了参加本次报告的嘉宾、专家和论坛议程,对与会嘉宾、专家和参会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一、汇报环节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刘滢溪就其研究《人工智能介入未成年人司法的风险与规制》作专题汇报。报告指出,人工智能深度介入未成年人司法领域,在提升效率的同时也带来系统性风险。算法偏见、隐私侵犯及程序异化等问题,在未成年人脆弱性、司法特殊性与技术高风险性三重效应下被放大,导致技术理性与儿童权益保障的深刻冲突。报告提出当前人工智介入未成年人司法存在三重失衡,技术层面存在数据缺陷与算法失控,制度层面显现监管真空与责任模糊,认知层面则陷入技术万能主义误区。这些失衡引发原则适应性冲突、儿童实体权益受损及程序正当性危机,甚至可能通过数字烙印造成终身化的社会排斥。报告强调,破解困局需坚守儿童利益最大原则,构建“法律规制—程序制衡—协同治理”三位一体的规制框架,即法律规制需明确技术辅助定位,划定边界并制定儿童友好标准,程序制衡须贯穿事前严格准入、事中透明参与与人工终决、事后追责救济全链条,协同治理则需打破数据孤岛,构建跨部门责任共担机制。研究呼吁以儿童权利本位重塑技术逻辑,推动人工智能设计从效率优先转向儿童友好,通过规范创新实现数字正义与儿童福祉的深层统一,引领未成年人司法向权利本位的转型。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程照锦就其研究《专门学校功能定位的实践检视》作专题汇报。专门学校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也形成了多重功能的实践样态。其总结了专门学校在实践中的多重功能,并对专门学校存在的争议进行分析。通过历史考察和概念分析,对专门学校进行的重新定位,并对功能进行了重新划定。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体系的需求和不同法域下的经验表明,面对我国当下专门学校的复杂功能,专门学校的未来发展应另辟新径。同时指出了专门学校建设发展的规则,保证专门学校建设运行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并配套相应的保障机制。



二、与谈环节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博士研究生周梓睿首先肯定刘滢溪博士生报告选题的前瞻价值,指出实践中司法机关虽推进人工智能风险评估工具却忽视未成年人群体的特殊性问题,同时建议刘滢溪博士生的报告内容需强化系统性风险的论述,并且需进一步论证“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技术要素的拆解的逻辑依据。针对程照锦博士生的专门学校研究,周梓睿博士生高度评价其田野调研的扎实性及文章的创新价值,但补充建议探讨政法委的协调作用,如昆明、浙江案例中整合资源的效果,以应对专门学校建设发展的执行阻力。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刘颖琪从法学研究方法切入,认为人工智能研究需聚焦技术应用而非底层技术细节,避免过度深入技术逻辑。针对刘滢溪博士生的报告内容,其建议将“控辩平等”等抽象原则转化为具体程序冲突案例,尤其应补充国外实践经验以增强说服力,同时减少过多的技术术语。对于程照锦博士生的专门学校研究,其指出“功能”定义模糊,包括目的、任务或解释性概念未澄清,建议报告内容的核心矛盾应围绕司法惩戒权与教育权的博弈展开,并建议强化历史回溯与现状问题的衔接逻辑。



三、评议环节

中国政法大学人权研究院苑宁宁副教授首先对刘滢溪博士生的报告内容提出建议,即其需明确报告研究未成年人司法的限定范畴。针对人工智能介入未成年人司法中的风险论述,建议其突出未成年人司法场域的特殊性,需补充具体案例说明“为何对未成年人危害更大”。针对程照锦博士生的报告,苑宁宁副教授肯定其对专门学校功能类型化的研究价值,但对研究方法论摇摆于法社会学实践观察与法教义学条文解释之间提出质疑,建议坚持实践立场重新定义专门教育,并及时更新域外资料。



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力达老师强调刘滢溪博士生的报告需厘清技术边界,如人工智能技术与普通程序技术的区分等,同时建议强化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五大技术要素与未成年人司法的结合论述,进一步深化体现未成年人特殊性,补充具体制度案例。对程照锦博士生的报告,王力达老师建议重组前两章结构,同时建议限缩专门学校的功能定义,避免能模糊专门学校的“专门性”本质,此外需论证与受教育权保障是否冲突。



最后,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何挺教授对本次学术报告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向本次参与嘉宾表示了感谢。至此,“未成年人司法前沿问题研讨”博士生学术报告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