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23级法律硕士张子迪、彭琳在讲席教授赵文宗的带领下,赴香港特别行政区参与律所实习项目。在特区司法机构、大律师公会及履德大律师事务所(Rede Chambers)的支持下,通过庭审旁听、案例研究、法律检索及与法律界资深人士交流,深入体验香港法治精神与法律实务,项目取得圆满成功。
法律年度开启典礼,感悟法治核心价值
1月20日,张子迪受邀参加香港法律年度开启典礼。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在演讲中强调,香港法治是“一国两制”的重要基石,司法独立与专业法官队伍是维护法治的核心。他特别指出,香港法律体系因严谨性、判例的国际影响力及对程序正义的坚守而备受认可。张子迪在典礼后表示:“公正无私的法官、对辩模式诉讼、无罪推定等法治瑰宝,让我深刻体会到香港司法制度的深厚底蕴。”
二〇二五年法律年度开启典礼于一月二十日
在香港大会堂举行
(图片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张举能
在二〇二五年法律年度开启典礼上发表演辞
(图片来源: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新闻公报)
律所实习,实战锤炼法律技能
在履德大律师事务所束文浩、郭俊野大律师的指导下,两位学生参与了刑事庭审旁听、民商事案件分析及跨境法律检索。张子迪通过观察九龙城和沙田裁判法院的刑事庭审,系统学习普通法系下的交叉审讯技巧;彭琳则在国际仲裁案件中研习判例,提炼法律要点。两人熟练运用LexisNexis、Westlaw等工具完成法律检索,并协助团队撰写案件摘要与分析报告。彭琳总结道:“阅读案卷时,我常折服于师傅对案件关键点的精准把握和对经典案例、法律条文的娴熟运用。旁听庭审时,我深刻感受到大律师们在法庭上的专业风范和卓越辩才。”
与业界精英对话,传承职业信念
实习期间,张子迪与高等法院聆案官陈振国法官、陈俊勋大律师共进晚餐。陈振国法官以职业生涯的实例,强调法律职业需兼顾专业能力与人文关怀,“既要精准适用法律,也要理解案件背后的社会情感”。陈俊勋大律师则建议学生多参与模拟法庭和公益服务,以实践提升综合能力。两位法律前辈的分享让张子迪受益匪浅:“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让我深受启发,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在法律职业中不仅要追求专业能力的提升,还要注重培养同理心和沟通技巧。”
总结展望,践行法治使命
实习结束后,北师大珠海校区法学院对学生的表现给予高度评价。两位学生表示:感谢赵文宗教授以及Rede大律师事务所提供这次宝贵的实习机会。同时也感谢束文浩大律师对刑民程序的细致讲解,以及郭俊野大律师在国际仲裁实务中的倾囊相授。这些经历将成为我们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成为优秀的法律人打下坚实的基础。赵文宗教授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与香港司法机构及律所的合作,为本院法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助力培育兼具专业素养与社会责任感的法律人才。此次实习不仅为学生奠定了职业基础,更彰显了内地与香港法律界交流互鉴的积极意义。
来源:法学院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