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上午,北京市清河人民检察院举行了北师大实习生实习期满欢送会。法学院2023级本科生李志恒、王安妮圆满完成了为期六周的实习任务,获得了各实习生接受部门领导的一致高度评价。
本次实习活动是北京市清河人民检察院首次接收北师大法学院实习生。实习期间,我院学生紧紧锚定司法检察工作实际,持续深化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领会与感悟。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重要遵循,于清河检察院的实习岗位上,在检察院与学院的双重指导下,以高度的责任感投身到刑罚执行监督以及减刑假释案件办理工作当中,出色完成了实习任务,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检察为民的理念,让青春于维护司法正义、守护社会公平的生动实践里焕发出了夺目光彩。
后续,法学院将继续大力推进实习实践工作,不断深化与各级单位的协同合作,拓展优质实习基地。学院将致力于为同学们搭建更广阔、更扎实的成长平台,引导同学们将理论知识与法律实务深度融合,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实习感想分享
李志恒
在北京市清河人民检察院的实习对我来说是非常特别和宝贵的一次经历。特别在于不同于普通的检察院以公诉业务为主,清河检察院主要负责监督刑罚执行,与监狱里的罪犯、狱警接触更多,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宝贵在于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经历,能够接触到这一非常特别的实务工作,让我收获颇多。在六周的实习中,我从查看监狱监控到复听罪犯会见录音,从整理归档材料到进入监狱与罪犯谈话,全程参与了驻监检察室的核心业务——罪犯减刑案件的办理,明晰了减刑的流程和条件。在实习中,我首次将学校学到的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同时,我也了解到实务与理论可能存在着差异,这也让我意识到不能拘泥于理论,在未来要多多进行实践,在实践中升华对理论的认识。而在检察院的工作也让我了解到了检察官日常工作的辛劳和责任,他们不仅要严谨办理每一个案件,还要平衡各方权益、维护司法权威,而同时,检察官的工作氛围又不失轻松活泼。这种职业精神和工作氛围也让我对检察工作有了更多向往。这段实习经历中,指导老师和检察官前辈的指导和包容让我能够快速成长,收获颇多。未来我也会带着这段时间收获的点点滴滴在专业学习与后续工作中继续努力,在成为一位合格的法律工作者的道路上踏实前进,行稳致远。
王安妮
在整个北京市检察体系内清河院都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得益于其特殊的检察职能、地理位置和工作内容,在这短短6周的实习生活中我极大地开拓了眼界。
提及检察院,光鲜亮丽的捕诉职能常是大众认知和理论学习的重点关注对象,然而清河检察院所履行的刑事执行监督职能常被忽略却十分重要。作为打通刑事诉讼全过程的“最后一公里”,我在清河院有机会走进监狱内部,接触到的更多是罪犯和狱警群体,关注的是狱警的工作纪律、罪犯的意见不满以及审核是否满足减刑假释条件——这些都是其他单位的实习无法给予我的特别体验。同时,在清河院的实习让我能深入刑事执行一线,过往学习过程中轻飘飘带过的“执行”环节在实务过程中却大有学问。
此外,作为北京的飞地,每周我与同伴乘坐班车往返于北京天津之间,看着共事的检察官们每周固定的起早贪黑、时常驱车往返三百公里、只有周末时间陪伴家庭以及清河农场艰苦朴素的条件,更让我对司法从业人员产生了由衷的敬意,也更磨砺了我深耕法律实务、不断坚定意志的决心。作为北京市检察院的分院,通过清河检察院的平台,我也有机会走进市检察院内部,了解市院的组织结构与职能分工。
诚如我所言,清河检察院周边条件较朴素,但多亏了清河检察院的老师们温暖的帮助和院内丰富的设施设备,我和同伴度过了充实而丰富的实习期,美味的餐食、每晚多样的体育运动、院内同僚的温暖与欢送都让我在学习工作之余收获了更加美好的体验。在此也衷心感谢学校和检察院的大力支持,为我们搭建起“检校共建”这样宝贵的平台,衷心祝愿我们学院的更多同学能走进清河院,走向执检监督一线领略别样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