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班团建设
班团建设
活动| 瀚德er的法学学习方法初探
发布时间:2019-11-29     浏览次数:


1121日,法学院瀚德班进行了第三次班会。在李潇潇老师的主持下,邀请了梁迎修老师、刘培峰老师、袁治杰老师,针对同学们的困惑,对大学的法学学习方法进行了精彩而丰富的讲解。


班会上,同学们积极提问,就课堂利用、书籍阅读、备考方法、论文初步写作等方面表达了自己的疑惑,老师们各抒己见,解决了同学们的许多困惑。

具体几位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罗淇文:书太多不知道读哪个?

刘老师:

宪法学:参考书不用看。重点看每堂课最开始的推荐学者和文献,那些都是精心挑选的,要好好看。一个学期要有选一本精读。

梁老师:

参考书其实不用全部看,都泛读一下即可。以及特别留意一下其中的相关度最大的关键章节。



2.穆雨阳:读了的论文和观点容易被影响,很难有自己的观点?

刘老师:

先从一本书做起(最好:教科书),从吸收开始(吸收不足根本写不出来)

先详细吸收别人的观点,不管自己有没有观点“实在不行抄下来也可以”“不要去想着一定要一个宏大的构建观点”

梁老师:

搜文献时限定范围:e.g. 核心期刊《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

读了被折服、影响很正常,但要有基本判断能力,感觉哪个更有说服力。再自己选择。“写作最开始就是一种模仿”



3.郭璇:考试形式?刷题?标准答案?

刘老师:

走偏了,这是中学的学习方法。大学应该:把老师的观点记下来,理解清楚【大学的理论体系】【理解书和笔记绝对比做题重要得多】



梁老师:

大学没有标准答案,更多的是思维能力、对各个学说的判断能力”

你要做的就是沉浸在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即可”

大学就是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潇潇老师:学生们现在最需要打基础。

梁老师:

法学学科特征确实没有标准答案。与自然科学不同。对于法律的解释和理解会有不同的观点,有选择空间——看谁实施效果、社会影响等等更好,而探寻更好的解决方案。要保持开放心态。

e.g.举例:谈一谈宪法司法化、对宪法第三种效力的理解?只是看谁说的最有道理,能自圆其说。

边沁:“严格的服从、自由的批判”

4.林铭杰:读书时应该侧重于?知识?观点?思考?

刘老师:

就本科生,更希望掌握观点。读书时不要批判性观点,一定要沿着本书的思路来,慢慢地理清楚,通过对书的阅读来慢慢掌握写作方法。 宪法学:好好读微信里老师推的文献,都是经典的。

梁老师:

刚开始接触法学,老师们推荐的书都是公认的经典。先了解观点(因为经典中的观点必定有很强的冲击性),之后可能会遇到同类的书,和之前的观点可能不一样。可能互相攻击。两种相互碰撞,自己比较鉴别会有很大收获。“你们现在确实还不具备对话的能力”



5.张佳璇:《法律的概念》里面,每每看到别的学说,不知道,总得不断地查,看不懂

梁老师:

没事儿”不是要从头到尾都搞明白。主要是把握核心观点、体系。不用掌握所有琐碎的细节(提到奥斯丁的观点,不用去查。提到奥斯丁的观点并引用出来了,那种读明白就是了)

刘老师:

推荐书,自己去读吧。

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交代哈特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强世功《哈特和富勒的论战》:在论战中展现更多的法律概念



6.廖洪腱:人工智能的论文如何写,观点的糅杂没有加自己观点。这样不就是用别人的观点杂糅成自己的?

郭璇:袁老师老师说要先批判别人的观点?

刘老师:

第一步:搞清楚别人的观点,而不是一上去就批判。“我把事情写得清清楚楚慢条斯理地放到别人面前即可。”“批判容易”

梁老师:

主要是一个学术训练、论证方式。只要把观点展示出来就可以了。不一定要写出一个什么,如果看到别人的观点够有说服力被折服了,去把事情搞清楚,也是一个很值得的事情。



7.穆雨阳:一篇好论文传给了很多人。会不会大家写出来都是一样的?

袁老师:

谈起了以前自己带瀚德班的经历。希望卓越和瀚德同学一起学习一起努力。联邦快递竞争对手把它标注为保险公司——社会利益是多元的。对我们构成骚扰的东西或许是很多的人的需求。我们知道一个广告也就是知道一个知识。

没有标准答案,有观点差异及其正常。”光说他说的不对不是批判,要有理由和证据。建构建立在批判的基础上。批判和建议是不冲突的。不要为了批判而批判,而是为了找出问题。

你们提的很多琐碎的问题,我们可以理解。“别人往哪儿走你就往哪儿走就是了”世界是复杂的,不要只像高中的状态。强调老师们、学院方在我们本科生培养方面的努力。“我可以拍着胸脯说,我们北师大法学院作为一个后起的法学院,在短短的十几年间,国内深造率排第一,国外深造率排第二”

刘老师:

我们是个暴发户”

利用好北师大的优势——别的学院的课;

利用好北京的优势——北大清华的课、博物馆、音乐会等

8.郭璇:老师们看论文会更想在一篇论文中看到什么东西?

梁老师:

有没有把一个东西分析透。

摘要:200~300字,只要看了能让我知道你大概写了什么即可。

论文:就是高中议论文,一个观点,说清楚

人工智能传统解决方案:工具。比较两种不同解决方案优劣,一比较结论就出来了。

决策作出之前,大将都可以提出自由的看法。看谁最有说服力说服了决策者。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不断修正。“法律哪有什么绝对真理?”

袁老师:

我们是来学习的,不是来创造的。学习的目标是去甄别坏的和好的。总体而言你们不太可能在这个阶段有什么创造性的东西。学习的核心:你的分析论证能力。不可能所有观点都没人反对。

基础打扎实,中间一般般,顶尖问题要非常好”

谁说xxx是对的,所以xxx是对的”不是一种论证。只能作为补充,本身没有论证力量。只有探讨事情本质、客观理由来论证。用谁谁的话论证只能有一个理由,就是那个谁的论证过程非常正确。

潇潇老师:只要不挑战基本原则。自圆其说就可(逻辑和理论的自洽)。没有对错。



9.李媛巧:老师们从事法律工作这么多年,想知道你们一直坚持的法律的信仰

袁老师:

rule of law 对中国法制社会的信念

法律人只有一件事不会干——违法乱纪的事

我们能干的事,别人干不了。别人能干的事,我们都能干啊”

不管你人生做什么,都是要学习的。

世界最顶尖法学院学生们学的东西,大多是务虚的”

梁老师:

中国人总是对一件具体的事件是否正义思考很久,却不去反思背后制度是否合理。近些年我们中国的落伍很多是法制上的落伍。

坚信的是中国的法制会变得更好。想把一生投入这里面,让更多人了解我们的法律,去构建一个更好的制度。

在北京接受教育,基本遇不上怀才不遇的人。一定会有各种各样的机会,通常只会感觉自己能力不够、把握不住。所以好好提升自我就是了。苦苦追寻的路不一定是对你最好的,机缘巧合走上的路也挺好的。

关于法学的现实效用:才建国时领导人大多理工出身(清华出来的人特别多)因为当时理工科人才很容易在各行各业冒尖。后来慢慢干部中清华的少了。

潇潇老师:

从更现实的角度,法学本身的在社会上就业优势、实用性强。慢慢感受这个学科的魅力。

10.陈睿洋:如何处理老师们上课的内容和课本之间的关系?

袁老师:

没有完美的教科书,哈佛耶鲁不会指定教科书。不要只看ppt不读书。

至今没有一个同学给我发微信我没回过的”


只有我们学院每门课都有助教、有新生导师制度



潇潇老师:

教科书只是“普法”。要精读一本教科书。PPT只是缩影。

大家一定要学会利用现有的资源。主动找老师们沟通呀。


第三次法学瀚德班会圆满结束,希望同学们都从中领会了一些学习方法。



P.S感谢生活委员给大家带来的小零食~



文案| 罗淇文 张艺

图片| 张艺 郭瑞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