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
所在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会 » 学生党建
学生党建
法学院2019级学硕第二党支部 “全面奔小康,共筑中国梦”主题党日活动顺利开展
发布时间:2020-06-30     浏览次数:



为了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新中国的进步,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2019级学硕第二党支部于2020年6月13日组织开展了“全面奔小康,共筑中国梦”主题党日活动。本次活动从小处着手——让同学们拍下自认为最能代表国家在奔小康过程中变化的照片并且描述背后的故事。本次活动共有10名党员参与,大家都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在题材选取上各有侧重、在故事讲述上各有技巧。

活动背景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这是第一次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从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在20世纪末的发展目标定位于“小康”。在这41年的时间里,中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和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民生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框架基本形成,股份制改革取得进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进一步得到改善。随着免征农业税、发放粮食直补、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等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的落实,我国9亿农民的负担明显减轻,收入和消费能力显著提高。同时,公共财政更加关注民生,覆盖亿万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2020年充满了挑战,但越是艰险我们越应该扎实前行,守护好先辈的成果,维护好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满足人民的期待,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地发展。

家乡变化

当今全世界都在与病毒作对抗,从武汉封城开始,每一个城市也都仿佛在一夜之间建立起只属于自己的驻地。各大高校也都未开学,我们组的同学便在自己的家乡踩点,拍摄出代表自己的家乡或者代表自己心中“小康社会”的照片。刘亚莉同学认为从摩托车到轿车,交通工具的变迁,是和一个人的岁月交融在一起的。也反映了人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反映了全面奔小康的美好图景;袁方同学不认为小康是单一维度的标准,相反,这种健康建立在物质和精神之上;既是不断增长自身的财富所得,也是对现有所得的正当护卫,并在公正的游戏规则之下行使权利,亦使规则更加完备。在定义上,只讲精神不讲物质的小康社会会困顿;只讲物质不讲精神的小康社会会糜烂;马安南同学认为在经济活动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城市的公共设施、精神文化活动也逐渐的丰富起来,城市在变繁荣的同时也变得越来越干净和美丽,这可能就是我们一直以来“奔小康”所期望达成的目的;刘彦言同学认为在奔小康的路上,我们需要采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的方法,只有齐头并进,才能发挥出每个人的潜力,才能让整个社会持续向前发展。无论是交通工具的变迁还是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都充分体现着“小康”精神。


国家发展


41年的发展让中国蓄足动力,采取各项措施应对社会的风险。在国家的安排下,各地的医护人员纷纷支援武汉,有关部门奋力研制有效药物或疫苗。这是中国为防止疫情向国际蔓延的第一道防线。中国的做法为国际社会解决疫情创造了一个宝贵的窗口期,也为世界防疫事业设立了新的标杆。联合国专家考察组介绍,流行病学曲线显示“这类措施直接带来了平缓的下降或保持在较低水平”。然而这些措施也并未抵挡住凶猛的病毒。世界各国开始出现病情,中国在保证自己实力的前提下向各国派出医护人员以及物资,挪威、老挝、意大利等多国政要都表示肯定中国为抗击疫情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这场疫情让我们了解到,国界早已不是阻挡人和人之间关系的障碍,倘若社会要向前发展,每个人都是这发展链条上的一颗螺丝。较之国家,则是提高综合国力,提高风险应对的能力和机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不仅仅可以让国内群众的贫富差距相对缩小,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提高等,还表现在我们有实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

此次活动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去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变化,用心体会“小康”社会为我们提供的发展空间,同时,激励同学们以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开拓创新,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