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2023年5月23日上午,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党委组织教职工党员参观北京师范大学辅仁校区,缅怀师大革命先烈,传承师大红色校史。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使时代新人传承好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北师大的辅仁校区也被称为北师大北校区、西城校区。其中“辅仁”二字取自《论语》中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其创始人是天主教知名人士英敛之、马相伯,学校原名北京辅仁社,原是教育家英敛之在香山静宜园开办的学校,英敛之去世后,陈垣接任社长,继续筹措款项,1927年改为北京辅仁大学。
进去辅仁校区的主楼,在主楼的东南西北四角各矗起一座三层角楼,整座建筑完全对称,体现了中国建筑庄重森严的气势。从主楼的右侧进入小花园,坡上立有烈士纪念碑,建国初期的峥嵘岁月里,程明洳、张坤刚两位烈士参加中南土改工作,于1952年1月8日在广西柳城县大埔镇光荣牺牲。为追忆两位烈士,西城区政府特在此树立纪念碑。
从主楼左侧进入小花园,坡上有启功先生题的“一二·九”运动纪念碑,在1935年12月北平青年的两次爱国大游行中,辅仁大学的学生都是积极的发动者和参加者,如辅仁大学化学系学生文立征,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平沦陷,文立征南下山东,成了抗日游击队的一名战士。1945年2月22日深夜,因叛徒告密,他遭到了敌伪武装的突然袭击,不幸壮烈牺牲,年仅34岁。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促进了国内和平和对日抗战。
参观的教职工党员表示,红色校史是师大立德树人生动的“教科书”,是师大历史与现实、物质与精神、显性与隐性育人资源的聚集,红色是其中最鲜明的底色。
参观活动结束后,各位教职工热议师大的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的一批又一批胸怀祖国、对党忠诚、献身科学、自力更生、艰苦朴素、甘为人梯、拼搏奉献的时代楷模,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为时代新人培育提供了丰润道德养料和强大精神动力。